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

李克承故居 - 日治時期新竹醫療發展

1943年戰爭期間李克承受徵招擔任軍醫,並暫住於新竹醫院的宿舍。李克承故居鄰近新竹醫院舊址,地利之便李克承買下房子,就此居住至1986年過世為止。李克承故居所在的西大路與西門街區域實為日治到民國初期,新竹地區西醫發展的重要區域。而李博士亦是當時對新竹醫療貢獻匪淺的醫師之一。

李克承故居 - 細探建築

李克承故居是以日式宿舍為主體的建築,因應台灣環境有所調整,如建築外牆使用下見板又稱淋雨板,建築基座抬高並增設通風口,避免濕氣影響木造建築。為增加通風對流,減少了固定牆面,改以推拉門形式的障子替代,並增設通氣窗,此為適應台灣氣候所做的改良。內牆的構造則是以編竹外覆蓋黏土及稻草的編竹泥牆,牆面分三道工法完成,此屬傳統日式住宅做法。

此棟建築與一般日式宿舍建築有所不同之處在於押入較一般宿舍少,一般宿舍儲藏櫃的所占面積達到9%,此建築的占比只有5%。其次,側緣的占比較高,雙廊下可阻隔台灣的炎熱天氣,但考慮住宅機能一般並不會設置大走廊。最後居間的占比小於一般宿舍卻有兩個座敷,而故居內許多通氣用的欄間,造型是日文元”円”,希望錢能流動近來,象徵著財源廣進,綜觀以上特點,反映出過去建造時是以商人的聚會空間作為主要訴求。


李克承故居 - 造福地方

李克承醫生平時待人和氣,樂於助人,1946年由商會團體推選為第一屆市參議員。1954年擔任新竹第三信用合作社理事,解決了合作社經營不善即將倒社的危機,成為少數制度完善的合作社。1976年擔任台灣省醫師公會理事長,任內秉持「仁心仁術」的醫師精神,致力推行剛頒布的醫師法。

於公益事業方面:1953年擔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新竹縣支會長,1960年擔任淡江文理學院常務董事,1969年成立李克承博士獎學基金會,每年獎助各大學化學系清寒優秀學生,1973年財團法人新竹救濟院董事長,創辦新竹老人大學。綜其一生,造福地方,深得民眾愛戴。

李克承故居 - 懸壺濟世

從日本返台之際,台大醫院有意聘任,但因李克承博士對於醫學研究及學術發展有較厚興趣,最終選擇返回新竹市自行開業。最早期開設新竹內科醫院,是兩層樓的木造日式房舍,所有醫療設備及儀器皆由日本引進,都為當時最新穎的設備。1943年因戰爭受鄰近地區轟炸波及,醫院因大火而付之一炬。而戰爭結束後開設竹塹內科診所繼續懸壺濟世。

李克承醫生看診時態度親切幽默、有耐心,聆聽病患頃訴,縱使閒話家常依舊能細心診斷,深受患者信任。而家中成員也受到父親教育,認識藥物及各項基本的配藥劑量。在50-60年代,許多診所已改採用塑膠藥袋,李克承醫生認為紙藥袋優於塑膠藥袋,而且不會汙染環境,對於藥包包裝堅持使用紙藥袋。



李克承故居 - 醫學「承」就

李克承博士於1909年李克承博士出生於新竹北門,為新竹李家後裔。從小聰穎好學,在新竹第一公學校教讀時各項成績皆表現優異,而當時赴日留學並不容易,為了方便赴日深造,李博士中學就到傳教士創辦的淡江中學就讀,期間成績優異,取得同為基督教背景的京都同志社附屬中學入學許可,就此展開日本留學生涯。


中學畢業在佐賀高等學校就讀時,李克承寄宿於石丸家,因而認識第一任妻子石丸,兩人相戀結婚,之後李醫師到長崎深造夫人也一同前往。李克承在長崎醫科大學以糖尿病研究取得博士學位,論文創新,甚至登上當時的朝日新聞,以道地台灣人獲得這番肯定實屬難得。李博士回台灣之前,當時的糖尿病權威影浦教授曾極力慰留他繼續擔任大學講師。在長崎醫院的診察表有李醫師與影浦教授共同診治的紀錄,從此可看出李醫師的醫學專業受到相當的重視,也可看出李克承在日本糖尿病的醫學成就上佔有一席之地。